因為有人有興趣,所以如果手邊有素材的話,有空時會儘量解說。我個人覺得後製主要就是要先有想法,因為如果沒有想法,那只是漫無目的的調整照片而已。以我自己來說,一般大方向就是還原現場所見,所以像是白平衡跟色調跟對比都是力求真實。而就這張夕陽來說,一般拍攝高反差的環境,後製的主要作業就是在「平衡反差」。
首先直接看比較圖吧:P
以我個人的使用習慣,我都用Canon原廠軟體解raw,主要為取得原廠的色彩演繹。在DPP中我主要調整基本的曝光亮度、白平衡、相片風格、決定整體色調走向後轉成JPG。而這張我了解我要處理的是平衡反差,所以曝光決定在天空我要的曝光,而暗部動態範圍有包含的程度即可。
▲用PS開啟原圖,複製一個圖層來做進一步處理。
▲第二個圖層的暗部利用「影像」「調整」「陰影/亮部」將暗部拉亮,同時我也用印章去除掉左下角的小雜石。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要還原對比,開出曲線圖層針對水流、石頭的部分作調整,用漸層工具製作遮色片蓋住天空部分。
▲最後一個步驟用曲線調整天空的對比,用漸層工具根筆刷製作遮色片蓋住藍天之外的部分。
▲然後就完成啦…
過去我也曾經花一兩小時在處理一張照片,而現在非必要狀況,後製這些照片可能只用了幾分鐘,更長的時間都花費在拍攝跟挑圖時重新檢視的過程。其實這樣簡單的平衡反差跟分區處理對比的概念在LR可以直接對Raw進行,概念上都是共通的,不過我還是習慣用PS就是了:P。
Facebook: MJohns photography
Website: http://mjohns.co
Email: ax_ex@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