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矽谷邊緣人 >>> 美國生活觀點、美國省錢技巧、美國理財、美國購物
追蹤MJohns Photography >>> 攝影觀點、旅遊資訊、婚禮婚紗服務
居家避疫一年多,也來分享一下從疫情開始後在美國的防疫生活。
時間回到2019年底,本來已經決定2020年春天回台灣一趟,但有傳出不明肺炎消息後開始持續關注。一月得知武漢封城,那時候幾乎沒有任何資訊,也沒什麼人把這個病當一回事的時候,我按照SARS經驗當機立斷訂了兩箱口罩,並到超市購買乾洗手消毒紙巾跟衛生紙、飲用水等民生用品。
二月的時候美國開始發現口罩跟消毒用品被搜括一空,有些人開始緊張了,也跟著囤積物資。( https://wp.me/p2MVnA-1FY )但當時很多人都不覺得病毒會嚴重侵襲美國,或就算有也應該影響不大,反而更擔心台灣跟中國只有一海之隔可能會難以招架。台灣開始缺口罩、台商包機問題鬧得沸沸揚揚,我因為一月超前部署還有餘裕寄口罩回台灣。只不過疫情資訊像個神秘黑箱,只能每天透過各種管道的資訊一點一滴的拼湊。
沒過多久美國也開始傳染了,回台計畫作罷,原本事不關己的美國人這才火燒到自家來了,美股血崩之外也開始了衛生紙之亂。口罩這時已經搶不太到了,要馬天價,要馬幾個月後才有貨。反觀台灣雖然在防疫第一線,但卻有口罩國家隊人人都有機會買到價格合理的口罩,也奇蹟似的防守了下來。
三月美國疫情儼然失控,我所在的舊金山灣區宣布居家就地避疫shelter in place( https://wp.me/p2MVnA-1Gl ),政府訂出幾種必要服務如超市、醫護能上班之外,其他工作能遠程則遠程工作,正試開始進入大WFH時代。
從此以後幾乎足不出戶,也沒有跟朋友往來聚會。生活依賴網路購物,生鮮熟食的外送服務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偶爾親自去超市都是長長的人龍,一來要維持社交距離,二來要減少室內總人數做控管。但是美國多數地方沒有強制規定外出要戴口罩,也沒有罰則,大家只能自求多福。
五月出了BLM事件,一堆人輪番上街抗議滋長病毒傳播,在七月創造了一波感染高峰。住在科技農村本來就已經很宅了,SIP下來連工作買菜都幾乎不出門,關幾個月下來真的很悶。
七月老婆生日,我們半年來第一次開車超過半小時距離到了以前住過的海邊在車裡看海,覺得這一切真是惆悵,兩個人好像沒有看過海一樣在車裡激動落淚。
九月加州野火,空氣品質驟降天空蒙上一層黃橙,加上高溫熱浪來襲,疫情嚴峻之下,讓人真的有一種末日來臨的既視感。
十一月美國大選,期間連川普都確診,後來輸給了拜登陣營。面對疫情的傲慢,或可能是敗陣的原因之一。
2021年一月美國疫情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峰,政府隨後才祭出有史以來最嚴格的口罩令(只是從口罩政策實施以來一直都有一堆人在抗議不想戴口罩)不過與此同時疫苗也已經逐步開打,為人類抗疫打開新的篇章。
二月clubhouse爆紅( https://wp.me/p2MVnA-1Rd ),為哪些各國困在疫情中的人多了一個溝通抒發的平台,直到現在還是許多獲得即時各地不同資訊的良好管道。
四月女兒三歲生日,這一年來歲月靜好最爽的就是他了吧,該吃吃該睡睡該玩玩,整天耍可愛就行了。
對於美國整體上的佛系防疫是很失望的,但是美國的科技力、經濟力的強大,雖然還有很多後續問題尚待解決,如今美國的確診數確實也是逐漸的下降趨勢。隨著疫苗施打順位放寬,我們也都打完了兩劑疫苗。( https://wp.me/p2MVnA-1RD )生活上沒什麼太大的變化,依然多待在家,需要外出時上車隨時乾洗手消毒、保持社交距離、減少接觸。美國的後疫情時代,大家已經慢慢習慣跟病毒共存。
總結一年多的感想
1. 其實面對看不見的敵人靠誰都沒用,只能自己躲好,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以及做好個人防護才是首要。2. 不用跟風人擠人搶物資,因為過不久東西就多到買不完。3. 人生按下暫停鍵並不一定是壞事,你可能會發現那些原本被你忽略但其實很重要的事,危機就是轉機。4. 團體一定會有害群之馬,控制不了別人,但可以管好自己。5. 自私是防疫最大的破口沒有之二。( https://wp.me/p2MVnA-1G5 )
樂觀者將疫苗看作終結病毒的曙光,而悲觀者則認為病毒的變異速度讓疫苗開發看不見車尾燈。拜登政府剛宣布完整接種疫苗的人無論在室內外都不用佩戴口罩,加州也在積極預計六月中旬後要全面開放;這跟印度的失速疫情跟台灣正才開始延燒的疫情形成強烈對比。
看到這兩天故鄉空巷的景況很欣慰,在台灣的朋友繼續加油保持團結抗疫,如果無法將疫情在短的時間內控制,也得有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我希望這只是一場暴風雨,現在大家只需要找好遮蔽,等待風雨過後。現在這場人類跟病毒的大戰還沒有真正終結,務必小心謹慎應對。記得,沒有人是局外人。
1則留言 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