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鏡頭選購指南:FE 24-70 mm f/2.8 GM唯一王道——淺談大光圈定焦鏡頭的式微

追蹤矽谷邊緣人 >>> 美國生活觀點、美國省錢技巧、美國賺錢門路、美國購物資訊
追蹤MJohns Photography >>> 攝影觀點、旅遊資訊、婚禮婚紗服務

DSC00411-1sf

這年頭標題黨橫行,在下也順應潮流灑一波狗血。這篇主要討論還沒什麼鏡頭、只有預算購入有限鏡頭數量的情況下,針對大多數用戶日常生活甚至接案需求所做的推薦。至於那些已經知道自己專攻哪些拍攝跟器材需求的朋友,或著只看標題的朋友歡迎左轉。內文為個人使用感受,請理解每個人需求不同,最終還是得通過自行判斷考量:)。

20180402SFWedding-463

最近許多相機用戶紛紛跳家選擇Sony a9、a7R3、a73等等,除了已經有鏡頭群的人可以直接轉接之外,最多人第一個遇到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該買哪些鏡頭。

DSC01933

索尼鏡頭選購指南

先說結論:如果一顆鏡頭都還沒有而且預算有限,忍痛買下索尼原廠的EF 24-70mm f/2.8GM絕對是不二之選。

DSC01927

不過且慢,衝下去的前提是你知道它除了價格不菲,重量跟體積也是不小。最常聽到的抱怨就是相機鏡頭搭配下來手感不好(但同時也有很多人無感,比方說我),奉勸先自己試過可以接受再下手。扣除這些之外,24-70GM無論在便利性、畫質、對焦速度跟精度上都是一時之選,可以勝任大多數情況的拍攝需求。

DSC00162.jpg

講到這裡,很多人就會說:那我買Tamron 28-75mm f/2.8就好啦,又便宜又輕,cp值破表。Ok沒關係,不過你要知道它之所以便宜跟輕便是犧牲了哪些東西換來的:

DSC03456

  1. 消失的4mm。不要覺得24mm跟28mm好像沒差,完全是小廣角跟小標準的差異,非常多的場合24mm其實已經很不夠用,更遑論28mm。
  2. 對焦支援度。副廠再怎麼樣終究還只是副廠,要完全解放索尼對焦性能就只有索尼自家鏡頭能夠達成。
  3. 二線性散景。這顆鏡頭的散景帶二線性,在兩相比較之下非常明顯,高下立判。
  4. 暗角嚴重。這顆鏡頭的暗角較重,雖然可以透過後製修正,但換言之用這鏡頭一開始就讓後製幅度少了許多。

DSC00486

好了,要是上述四點你都不在意,那表示你只是想有顆方便的鏡頭拍拍,或是真的沒預算,或是其他任何原因,那確實用不到24-70GM。或甚至你根本不需要f2.8,沒有夜間跟低光拍攝的需求,那我會建議24-105mm f/4 G為第一選擇。But,如果覺得上述幾點看了有些顧慮,而且攝影上有半專業或更進階的需求的話,我建議勒緊褲帶直接攻頂就好了。因為你遲早還是要升級,那幹嘛不一次到位。想要過度一下當然也是個選擇,但一來一往的價差跟中間成品品質的差異,這個大家按照自己的意願跟能力去衡量。

DSC03489

如果長期認識我的朋友或許會比較知道,以前我可是背了兩機五、六鏡在戰鬥的(35, 50, 85, 100, 135 + 8-15, 16-35, 150-600…),如今怎麼換了相機還換了腦袋,不可接受!但說老實話,我不是愛收集定焦,也不是愛帶那麼多東西背得重歪歪,真相只有一個:就是對於作品品質的堅持。

DSC00492

過去我所使用一堆定焦鏡完全就是為了配合老5D侷限的性能,在ISO800的情況下,f2.8在很多場景要保持安全快門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會需要用到大光圈定焦鏡來加持壓低ISO提高快門,這是當年科技所帶來的限制。而且想要流暢操控多定焦有一個非常大的前提,就是:多機同時作業。否則漏畫面也只是必然,因此過去有一半的時間是用5D+5D3搭配多定焦拍攝,你少了變焦的方便性,就勢必要付出多帶機身跟鏡頭的代價。時過境遷,5D3失蹤(攝影,直到世界的盡頭——冰與火之島)、老5D也已經退役安享天年,現今的科技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在器材選用的思維上自然也會轉變。

DSC03279

但還是一定會有很多人崩潰表示:我要散景啊啊啊啊啊啊!

DSC00061

游刃有餘的話,就買吧。不過我必須說的是近年相機的性能演進下,大光圈定焦鏡的定位其實已經越來越尷尬,主要原因有幾個:

DSC03325

  1. 相機的高ISO表現在這幾年已有飛越性的進化,過去ISO1600都很免強的情況下,勢必須要大光圈鏡頭來加持維持畫質。但是現今在ISO6400甚至ISO12800可用的情況下,「必須」要用到純大光圈的場合將會越來越少,而且隨著相機繼續演進,小光圈的泛用性會不斷提升。
  2. 索尼a9/a7都配備機身防手震,可以非常有效的提升安全快門,即使f2.8在低光場合也能夠靠著機身防震確保影像拍攝成功。
  3. 變焦鏡頭性能不斷演進,各家新出的標準鏡頭於f2.8光圈全開下的表現都非常亮眼,已經能適任大多數場合。收入一隻頂級標準鏡,可以說是囊括了24-70mm範圍內所有光圈f2.8的定焦。

20180416SFWedding-226sf

老實說,即便是長年使用定焦鏡群,我選擇光圈全開的時機還真的不多,原因一樣,就是要維持定焦鏡的畫質表現。通常全開畫質還是會偏軟,縮一點光圈就是差不多2.0左右。再加上拍攝婚禮、婚紗、活動等等也不可能總是用1.x-2.x大光圈,因此f2.8在大部分的場合搭配現代超高ISO可用機種可以說是游刃有餘。

20180416SFWedding-350sf

現在大光圈定焦鏡理性來說,只是「Nice to have」,而不是「Must to have」(充要而非必要)。大光圈能夠在極度低光的時候發揮奇效,但只是為了不同焦段的散景就要多花錢一顆一顆收(更別說不是收到該焦段的最大光圈,跟f2.8差距更小),值不值得這樣做真的是見仁見智。但是反過來說,一顆標準鏡可以大部分時候替代掉三四顆定焦鏡,我認為是非常值得的。

DSC02468sf

至於有些人覺得用了標準變焦鏡就沒法跑動或者侷限思考,其實就跟那些說自己堅持拍底片,原因是拿數位就會浪費快門一樣荒謬。會思考的人不管用什麼器材都會去思考移動腳步,會珍惜快門的人不管拿著數位或底片都一樣會珍惜快門,不是嗎?

DSC02629

而且如果考量到攜帶一大堆定焦跟多機裝備來說,正常人都會同意一機一標準鏡才是真正的節約預算、空間跟重量的選擇,更何況普通用戶也不太會有使用兩機以上的場合跟預算。我長年使用雙機多定焦,現在的裝備反而非常精簡,相機是a7R3,鏡頭一個是拍景必備廣角16-35L,一個是標準24-70GM,最後是一個中望遠定焦135L(因為這顆的壓縮感還是無可取代的,加上我個人不喜歡也不習慣70-200的體積、重量跟性能),未來就等一顆對焦性能理想的150-600了。普通情況我只要一機一鏡就能出門了,至於拍案子全帶其實也不多。

DSC00471

沒錯,定焦輕小、大光圈迷人的散景仍是無可替代的,之後若有預算我勢必也會收幾顆來玩,但這跟擁有一顆主力變焦鏡是完全不衝突的。只是不久的未來,當有一天大光圈可能只剩下散景的時候(尤其是那些常用短焦段的小鏡頭會越來越可有可無,至於長砲大光圈的必要性仍會維持,畢竟這個需求已經太專業,也不是一般人買得起的),你真的需要那麼多定焦嗎?提供大家思考的一個方向。個人覺得想要在攝影上持續精進的朋友,就不能掉到大光圈鏡頭的陷阱,老話一句:開大光圈連隻猴子都會,懂得縮光圈的人才是真高手。

DSC03413

最後強調一下,我並不是說大光圈已經沒用,只是客觀來說已經沒有以前那麼有用了(光圈全開飆散景騙騙門外漢、騙騙妹子什麼的,依舊不減風采)。如果資源無限的話,想要什麼就買自然是暢快,但是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標準鏡真的很好用,而且我相信未來還會越來越好用:)。

DSC03085

P.s.本篇配圖都為FE 24-70 mm f/2.8 GM拍攝,一部分是日常生活隨手捕捉,另一部分為婚禮、婚紗寫真。

追蹤矽谷邊緣人 >>> 美國生活觀點、美國省錢技巧、美國賺錢門路、美國購物資訊
追蹤MJohns Photography >>> 攝影觀點、旅遊資訊、婚禮婚紗服務
若覺得有受益於本篇文章,歡迎小額贊助

相關文章
索尼無反相機購買指南,為什麼我換Sony?推薦三種該跳家的人(03.2018)
Sony α7R II + Metabone V轉接EF鏡使用心得,七年之癢——與Canon機身和平分手(03.2018更新)
老外整理的FE鏡頭列表

廣告

2則留言 追加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