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房子的第一要素肯定是地點,但是好的地點肯定價格不菲,如果預算夠可以隨便選,但如果預算不夠,就得在各種條件下折衷。這篇文章會說明一些在選擇房屋地點的時候要注意的事項,提供在找房做功課的朋友參考。
在收集資料的時候我最喜歡用Google的My maps,新建一個看房地圖,然後建立不同的圖層來點出不同機能的位置,進而篩選比較適合自己的區域。

治安
從犯罪資料地理視覺化可以從Trulia的網站查詢,根據犯罪的多寡來判斷治安相對好的區域。還有一項指標是基於美國性犯罪者的資訊公開,如果介意可以在此連結查詢。不過近年灣區的治安逐年惡劣,即便是地段很貴的區域包裹被偷或砸車也是屢見不鮮,如果是面對大馬路外側的房型就有比較高的風險包裹被拿之類的,相反的如果是自成一格的社區外人比較少進去,治安也會相對好很多。

交通
疫情之後交通不太是大家買房的首要考量,但還是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為疫情是一時的,交通房總是會重返榮耀,這也是很多人想要趁現在卡位的原因。可以將地圖圖層上可以標示重要交通樞紐,如Caltrain station還有各個大公司,只要離大公司近的房子仍然是相對保值。
生活機能
製作一個圖層加入亞洲超市如大華、永和、韓國超市、日本超市等等,還有美國超市如Costco、Whole foods、Trader Joe’s、Safeway等等,看個人平時的購物需求還能加入常去的一些店家或餐飲地圖,這樣在地點選擇遠近就一目暸然。生活機能還有幾個指標就是看房網站會有Walk score、Transit score、Bike score,這些分數越高通常就表示附近商圈機能、交通方面較佳,反之越低就越需要開車,無法步行抵達一些商圈/生活圈。

噪音
影響周遭噪音的因素有高速公路、機場、消防局、警察局、鐵路、醫院等等,離得越遠噪音的影響程度越小。南灣聖荷西區域的話飛機行經的聲音的話或多或少都會有,因為聖荷西就有一個機場,飛機經過對於室內的影響其實是還好,但如果對於聲音特別敏感的人就需要注意。
學區
如果有小孩快到入學年齡的家庭可能會考慮學區,各個看房網站都會標注小學中學高中的學區分數資訊。如果是沒有小孩或者新婚還在計畫,要不要在買房時一次到位入主學區房,還是先買非學區房以後再換就見仁見智。
洪水/森林火災/地震帶區
通常在NHD報告中會揭露這些訊息,如果比較在意的可以事先研究。西岸或多或少都處於地震帶,主要是看有沒有斷層經過;如果靠森林太近,夏秋的野火可能會有撤離的風險;如果是南灣有一大部分都會是洪水區,表示百年內有淹水的紀錄。
沒有完美的房子,只有不同的客群對於不同條件的接受程度。各種條件都好的地方人人都想要,保值程度跟未來的增值空間都相對較大,但是初期有沒有那麼多資金,或者長期有沒有穩定償還貸款的能力每個人都不同。不需要盲目追隨市場的取向,透過事前做足功課就能夠了解自己想要的房子大概區域,只要願意花時間等待尋找,一定能夠找到最符合個人需求的房源。
1則留言 追加